一座机场能否顺畅运行,空中交通环境起到至关重要作用。随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运营逐渐步入正轨,相关的飞行程序、空域和航路航线走向等重大调整均快速推进。10月10日,北京商报记者从相关民航空管局获悉,中国民航业正式迎来史上最大范围的空域调整,全国范围内共调整航路航线超过200条、调整班机航线走向4000多条,形成了全新的空域运行环境。业内专家指出,预计此次调整后,国内超过30%的机场和超过60%的中外乘客受益,而旅客最直观的感受将是航班更加准点。
围绕大兴机场的调整
与地面交通不同,空中交通环境更复杂、更立体、涉及范围更广,空域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稍有变动就有可能引发大范围的调整。故此次空域调整从2015年便开始酝酿,由华北、华东、中南、东北、西北五个地区空管局合力完成。”整体来看,空域调整北起中蒙边境线,南至桂林管制区,西起内蒙古西部,东至大连管制区,东西纵贯1350公里,南北横跨2200公里,调整航路航线200余条,调整后的航路航线新增里程约4700公里;调整班机航线走向4000多条,预计涉及5300余架次航班;新增航路点100余个,全国共有29个民航运输机场进行了相应的飞行程序更新。” 民航局空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而针对大兴机场的空域调整方案则整体遵循单向循环设计思路,对部分航班量在500架次以上的主干航路进行了平行单向化改造,形成主要国际、国内干线航路“来去分开,隔离运行。”与此同时,在优化航路网的基础上,全国大部分地区空中交通流走向进行了重新梳理,均衡航班流分布,疏解航路拥堵点,提高了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
“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在空域,此次拓宽和优化现有航路,增加航路通行效率是利用现有民航空域资源的自我挖潜,是民航局和民航空管局迈出的一大步,也是建设民航强国的重要举措。”资深民航专家綦琦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推荐阅读: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