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思清
来源| 野马财经
10月8日,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生物”)对外发布《发行安排及初步询价公告》,询价路演活动随即展开,距离正式登陆科创板仅差临门一脚。
估值成为目前阶段各方投资者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始于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制造的海尔生物,并非是一个单纯的硬件电器制造商,而是致力于成为物联网科技生态品牌。
2018年,海尔生物全面推进物联网技术与低温存储技术的融合创新,将基于射频识别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物联网软、硬件与自主研发的低温存储产品相结合,使传统存储设备升级为物联网场景方案,以满足临床用血,疫苗接种安全,生物样本库应用等用户迭代的需求体验,构建物联网科技生态。
财务结构持续向好
公司财务表现是决定公司顺利上市的重要一环,从海尔生物财务数据表现看,近三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表现出了稳定增长的趋势。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营业能力和盈利水平不断提升。2016年至2018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82亿元、6.21亿元、8.4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31.59%,同期归母净利润(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和香港上市中介费用等偶发性支出后)分别为1.23亿元、1.44亿元和1.77亿元,增长态势显著,盈利水平不断提高。
从营收构成看,公司主要提供五个场景方案。一是生物样本库场景方案,如中华骨髓库、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库等生物样本的超低温存储;二是疫苗接种安全场景方案;三是血液安全场景方案;四是药品及试剂安全场景方案;五是实验室场景方案等。
其中,生物样本库和药品试剂业务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近三年,生物样本库的收入占比分别为54.78%、51.02%和48%;收入占比提升最快的为疫苗安全部分收入,占比从2016年的5.9%,上升至2018年的13.3%。
在最能体现公司话语权的应收账款领域,海尔生物的表现亮眼。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29%、4.06%、3.31%和5.12%,占比较低。
截至今年3月末,公司在全国签约超过100家经销商,与国内超过400个售后服务商合作,覆盖重点地区的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站及科研机构等终端客户。
凭借覆盖全国的经销网络与售后服务体系,公司位居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第一位,也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占据重要位置。
根据Global Market Insights发布的报告,2018年全球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行业前四名市场参与者中就包含海尔生物。
推荐阅读:旗龙网